第90章(1/1)

想着想着方俞便睡着了,等眼睛再次睁开时,屋里亮起了烛火,外头已然是黑压压的一片,不知是夜里几时了。

他撑着身想起来时,觉着额前像是大汗过后干了一般,冷蹭蹭的,浑身也没多大的力气,听见动静,卧房外头匆忙进来个身影,赶紧取了个枕头塞到他的腰间。

方俞见坐在床边的直视着他的人眼睛分明红红的,却是抿着唇板着一张脸:“身子不舒服也不早些说,非要一人撑着,时下倒是好,病倒了吧。”

“都睡了三四个时辰了,若是再不醒都要人以为被勾走了魂。”

乔鹤枝见方俞一直不答话,就那么一动不动的瞧着他,心中一紧,试探着伸手捏了捏方俞的脸,许是因感染了风寒,也可能是睡的时辰太久了,脸热乎乎的,还有一点泛红。

“你、你怎的不说话?”

看着跟前的人微撅着唇垂着眼睑说了半晌,方俞轻笑了一声将乔鹤枝的手扣在了自己脸上,偏着头道:“我头疼的厉害,你还数落我。”

方才睡醒又带着些病气,方俞的声音不似寻常那般清厉,有点鼻音在里头,撒起娇来倒是真像那么回事。

“我不说你了便是。”乔鹤枝见人如此心疼,折身在桌前端了一碗药过来:“才热好的,温度正好,快喝了身子也好的快些。”

乔鹤枝舀了一勺,放在唇前吹了吹递到人嘴边上去,方俞也老实喝了几口。

“药喝了我让丝雨送点清粥来,下午你也不曾吃东西,别饿着。”

方俞点点头,依着乔鹤枝的意思吃了粥,病来如山倒,平日里再是健朗一旦是病着便做什么都没了力气,人也沉沉顿顿的。

乔鹤枝喂了药喂了粥,摸着方俞身上还是热,又去拿帕子沾了水给他擦了擦脸和身体。

方俞原本是想借着自己生病缠着乔鹤枝撒娇卖乖,但见人忙前忙后蹙着的眉头就没松开过,也是不舍得再装什么,他拉着乔鹤枝的手道:“也没有那般严重,你不必着急。”

“我怎能不着急,按道理来说你也不是常病的身子,突的就这般病了。”乔鹤枝动了动眸子,凑到方俞下巴前小声问道:“会不会是在灵堂太久受了法师念的超度经而害的?”

方俞一拍额头,又来了,也不知道他媳妇儿什么时候能改掉神神叨叨的毛病,他用手弯一把扣住了乔鹤枝薄薄的肩背,将人塞到了被子里:“哪有这么玄乎,再说这几日我不是都把你给的香包带着了吗。”

“你小心点,我头发都被你蹭乱了!你不也说有可能是骗我钱的吗,也不能保证它完全有用啊。”

“我的小祖宗,我就是寻寻常常的感染了风寒。要不让你试试我是不是好着?”

乔鹤枝连忙推开了方俞:“别胡来,你是忘了守孝的规矩吗!”

方俞叹了口气:“我自然是不忘的。看在我是个病人的份上,你便留下来陪我一夜吧。”

“定然是要好好照顾你的。”乔鹤枝从床上爬起来:“虽说家里有了丧事一切从简,但今年雨水多,有些庄稼受了栽秧,爹娘还是决定放粮食和一些用品接济灾民,毕竟中举这般难得的喜事还是得庆贺一番的。便是以乔家的名义去,到时候你也过去走一趟,如此便妥当了。”

“岳父岳母这阵子也着实为了我们的事情操劳不少,我也应该去好好答谢一番的。”

“答谢什么,爹娘说了今下夫君上无高堂,独只一人了,以后要多加照看。”

方俞拉着乔鹤枝的手:“谁说我独只一人的,我尚还有夫郎,以后还会有孩子。”

乔鹤枝笑着轻拍了一下他的额头:“好啦,我知道。喝了药便早些睡着,好的也快些,我便就在这头守着。”

第61章

过了两日,方俞又生龙活虎了起来,病着的时候吃油腥败胃口,一连着吃了两日的清粥小菜,眼下病好了,胃口也跟着好了。

早时便央着小乔给做了三种口味的饺子,牛肉猪肉和青虾馅儿的,他一口气吃了一蒸屉。

“如今有胃口吃肉了就是好。”

“中午做肉吃吧,我觉着肠子都快变得清淡了。”

乔鹤枝看着他一点吃相也没有,笑着摇了摇头,又着手给他添了一碗皮蛋瘦肉粥,怕人给噎着:“午时得去爹娘那头,今儿下午些时辰便要布施,虽说事事有下人操办,用不着咱们费心,但也得过去走一趟不是。你若想吃肉,便忍着夜饭我再下厨,或是在城里吃。”

“一来一去的也忙碌,哪里好再让你下厨,我们在外头简单吃点,不去高楼宴饮吃酒就是。”

乔鹤枝点点头,见方俞半放下了筷子:“可吃饱了?”

“怎的,这就要我去瞧账本?”

“不急这一刻,明日无事查看也可,倒是有一事我瞧你是忘了,可我也不能擅自处置,还得看你的意思。”乔鹤枝道:“婆婆生前买回来那两个还在家里关着,夫君打算如何?”

“你不提我都把这事儿忘了。”

那日方俞心有怒火,很是想把那两个不知廉耻攀诬小乔的东西给送官府下大牢,可气消了细细想来事情也不妥。

见官便失了颜面,今下说什么都是有门面的士族人户了,说到底都是自家的家仆做出的丑事,当真进了官府诸人暗地也会说一句他方家约束下人不利,纵得刁仆竟敢谋害主子,传出去实在不好听。

再者两个奴仆也未实际的投毒,构不成最大的处置,思来想去也只好自己给打发了。

“寻个外地的人伢子来,把那两个东西发卖到别处去,往后再不得回云城。”方俞琢磨了一下:“做犯了大家法贱卖,以后就是去了别处也只能做低等的仆役,人心不足蛇吞象,这两人心思不纯正。”

乔鹤枝和方俞的思虑相同,听此处置倒也满意:“那就叫下人去办吧。”

两人拾整了一番便朝湖风井去,这阵子才秋收过,街市上缴纳米粮的雇农,买卖粮食的村民都很多,雨水淅淅沥沥,街上的青石板油光发亮,村野人户盘着粮食不好打伞,戴着斗笠披着蓑衣颇为辛劳。

“瞧那头已经排了好些人了,晚些时候咱们家就在那儿放粮。”

方俞寻着乔鹤枝指的方向看去,东南街有家空铺子是乔家用来办事的,就同他们家腾出来联系雇农的铺子一样,放出消息以后,早早就有人来排队领东西了。

乔家花了大手笔,毕竟整个宗族里也就只有一个解元女婿,此次便布施便买杀了五头肥猪,放粮两百斤,又准备了粗布八十余匹,还烧煮了两大锅粥和一整笼馒头。

两人到的时候,下人正在忙碌着分肉,为了确保更多的人得到肉,只好把猪肉分成二三两左右的肉条,如此也能解解馋。

“贤婿瞧瞧这些可够了?若是不够我再让人添些。”

“岳父准备的已经十分丰足了,实在不必再添,这些原该小婿准备的,却让岳父辛劳。”